跳至主要内容

二十世纪东亚的博弈——日本与苏联

 http://www.bw40.net/7659.html/7

二十世纪东亚的博弈——日本与苏联

 军事  sean   25359℃  0评论

在二十年代大部分时间内,起主要作用的、担任远东局主席、负远东革命主要领导责任的人是维经斯基(1893-1953,在华期间化名吴廷康,笔名魏琴、卫金等。维经斯基于1920年4月第一次进入中国,为共产党的成立提供组织和经费,此后和马林交替着在中国活动)。领到他的钱的人是李立三、顾顺章、周恩来这些人,他们拿到了这些钱以后,展开的活动包括几方面,首先是帮会工作,就是你要加入青帮或者其他的帮派,拜当地大爷为师,然后你自己当小弟。通过帮会工作,把帮会的门徒组织起来,把他们改组为真正革命的工会。因为工会在当时中国的条件下,工会和帮会是一回事。无产阶级的劳工,基本上就是在青帮的保护之下的,所以李立三就拜了青帮的大佬常玉清,青帮当时的说法叫做老爷子,常老爷子常玉清。李立三是常玉清的门徒。这个门徒身份是他能够在上海发动五卅运动的根本。

五卅运动照现在的说法是工人运动,实际上照当时资产阶级人士看来,是一个黑帮运动。顾顺章和周恩来的交涉对象更加NB一点,就是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杜月笙和黄金荣。在1927年上海革命的前夜,周恩来派汪寿华(1901-1927,原名何纪元,1923年加入共产党,发动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暴动的主要负责人,曾多次通过绑架方式进行筹款,后被杜月笙活埋)拜在杜月笙门下。注意,他不是直接以共产党身份拜在杜月笙门下的,他首先戴了几层白手套:他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拜在杜月笙的门下,加入了青帮;然后以杜月笙弟子的身份,去组织上海的帮会。周恩来的报告是这么说的:上海的流氓无产者、帮会成员,还有逃兵,共有几万人,他们目前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在将来的革命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1926年底和1927年初,就是北伐军正在蒋介石率领下从南昌东下,快要逼近上海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共产国际决定在上海发动起义,他们的依靠力量就是上述这三种人。当然仅仅依靠下层的力量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打通上层关系,以租界为避难所。因为华界——就是中国人居住的地区,在法律上属于中国的地区,由北洋军阀的李宝章(孙传芳部将)控制,这些人是可以决定逮捕你的。因此共产党的主要机关迁入了租界,准确的说是迁到法租界,而法租界的大佬就是法租界的总巡抚,大名鼎鼎的青帮大佬黄金荣。周恩来和汪寿华跟杜月笙谈判,希望他看在江湖道义的份上,保护当地的共产党成员。

于是,发生了你想象不到的、比小说还要精彩的一幕。他们在共产国际上海资产阶级各路匪谍、租界当局和帮会召开这一次秘密交涉,有几个主要代理人:我们都熟悉的周恩来同志、汪寿华同志代表共产党这一方;工部局的董事会代表帝国主义和上海资产阶级一方;著名的东正教徒,安利烈•帕夫洛维奇•虞——我们中国人叫做虞洽卿,他是苏联的老牌间谍,因为东正教会当时是上海的一个著名的间谍窝,但他同时也是上海商会的重要主持人,五卅运动的主要幕后推手之一——充当调解人;杜月笙和黄金荣也参加了这场活动。活动调解出来的结果是这个样子的,现在的材料已经很不完全,就我看到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杜月笙用五千大洋资助周恩来和汪寿华闹革命;杜月笙去负责召集青帮大佬去说服总巡抚黄金荣,通过他说服租界当局,保护在租界的共产党人;同时,共产党人向租界和工部局保证,共产党人不会越过租界的边界,将会保护在上海的外国侨民的生命和财产。

这次交易达成的结果就是,李宝章派出他的便衣侦探进入租界抓共产党的时候,被黄金荣领导的租界警察反过来逮捕了,押解出境。押解出境,工部局和法租界当局对这些活动提出的官方理由是这样的:“租界不属于中国主权管辖氛围内,法律上属于中立区。国民党、共产党发动的北伐战争和北洋军阀战争,法律上讲属于中国内战。中国内战应该在中国人管辖区域进行,不应该干涉租界的政治秩序。共产党成员逃到租界里面,是出于政治原因,按照国际法,属于政治犯的范围。租界当局,作为外国人,他们不介入中国内战,在中国内战中严守中立,有义务保护中国的政治犯。”于是北洋军阀面对这种理由,以后就是完全傻眼了。但是这样做也没有防止我们亲爱的共产党理直气壮地指控孙传芳和段祺瑞是帝国主义的工具;而上海的革命者,发动革命的理由是打倒帝国主义。更精彩的内容在下面。杜月笙为共产党做了这么多事情以后,汪寿华代表周恩来很婉转地问他,向他表示感谢,其实就是试探一下他的态度的意思。杜月笙表示说,你们不用感谢我,江湖人的道义就是你帮我我也帮你。汪寿华一听就明白了,那么你想要什么呢?杜月笙回答说,别的不要,你只要把上海的鸦片贸易保留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汪寿华回告周恩来。于是双方交易正式达成,杜月笙得到了他的鸦片,而周恩来得到了上海的革命临时委员会。

上海革命临时委员会,可以说是统战史上的第三座丰碑。第一座丰碑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远东共和国,第二座丰碑是鲍罗廷主持的广州革命政府,第三座丰碑就是维经斯基同志领导、由周恩来充当中间人、名义上由国民党的纽永建出面的上海临时政府。这个临时政府在民间有另外一个绰号叫做青帮政府。因为它总共有十九名委员,其中有十名共产党成员和三名公认的青帮。其实,当时普遍的舆论只了解外表上谁是青帮,所以说它是青帮政府。但这个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我们后来人会发现,这三名青帮其实都是隐藏的共产党地下党员。他们到底是忠于青帮还是忠于共产党是很难说的。青帮政府这个词之所以出来是因为当时北方有另外一个青帮政府,就是依附于张作霖这个大军阀的另一个小军阀,直隶军阀褚玉璞(1887-1929,1926-1928年间为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他试图组织清一色的青帮政府,许多部下投在袁克文门下),他异想天开,他自己跟青帮的关系很好,又跟青帮的另一位大佬袁克文,就是袁世凯的儿子,当年反对袁世凯称帝那位仁兄。他是,后来袁世凯垮台以后,这家伙变成一个诗人,诗酒风流,最后像所有的诗人一样,不善于理财。最后把袁世凯留给他的家当卖了不少以后,快要混不下去了,投到青帮名下。青帮觉得这家伙好歹还是大皇帝的儿子,有必要给他养起来。于是就在青帮当中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辈分,算是一个青帮的荣誉领袖。所以直隶在他的领导之下就组织了一个包括很多帮会成员的政府,号称是北方的青帮政府。南方的青帮政府就是维经斯基和周恩来幕后牵线成的这个政府。其实这个政府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当时舆论所说的三位青帮大佬,其实,我们说说他们的名字就够了:第一位,李立三;第二位,汪寿华;第三位,顾顺章。我想,说出这三个名字以后,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们三位是共产党成员,他们在五卅运动和以后的工人运动露头的时候,都是以青帮大哥大的身份出面来号召群众的。这是统战的第三阶段。

(四)蒋介石的反击

国民党本来是应该完成了它北伐的使命以后二十年才被徐徐替代,这才是一个合理的节奏。但是共产党这样过早地暴露了自己,也就把自己赶到穷乡僻壤当中,而国民党得到了上海和东南沿海地区。

上海是非同小可的地方,它占据着当时中国全国税收的一半还要多。你只要占据了上海,那么其他各地军阀至少在钱这上面是没办法跟你对抗的。蒋介石率领他的部队开进上海的时候,他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蒋自己的部队,从南昌打过来以后,渐渐地跟武汉的中央政府开始闹翻了。鲍罗廷在汉口,企图扶植唐生智(1889-1970,湘军出身,勾结国共反叛,北伐时成为党军主力之一,一度控制两湖军政大权,后被蒋击败)来代替他。蒋介石现在处于一个进退失据的状态,他自己的部队中有不少的共产党人,他进入了这个上海,基本上已经被名义上不是共产党人、但是实际上是共产党人的帮会组织控制了。只要这些人在上海掌权,他很难得到上海的税收。而上海的巨额税收,只要经过足够时间的发酵,就很容易把他手下的那些五花八门的部队的一部分拉过去,而他手下的部队已经有一部分表现得非常不稳了。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二十世纪东亚的博弈——日本与苏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太平洋国际学会(英文: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lPR)是美国一些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学者组成的一个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50年代后期,

  太平洋国际学会 ( 英文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 lPR )是美国一些 资本家 和 资产阶级 学者组成的一个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50年代后期,以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民族等问题为关注内容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举办了13次以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民族等问题为内容的国际会议,出版了千余种相关书籍,并在14个国家设立了分会,可谓当时 太平洋地区 一个较活跃的国际组织。  [1]   中文名 太平洋国际学会 外文名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lPR 性    质 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 存在时间 1925~1960年 总    部 初在檀香山,后迁纽约 目录 1   成立 2   性质 3   名称 4   组织机构 5   活动 6   刊物 7   解散 成立 编辑   语音 1925年,为增进 太平洋 沿岸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推动民族关系的改善,由 檀香山 的 基督教青年会 及一些 学者 、 实业家 发起,来自 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中国 、 夏威夷王国 、 日本 、 朝鲜 (日占)、 新西兰 、 菲律宾 的代表在当地集会讨论 移民 、 外交 、 经济 、 宗教 、 种族 、 文化 等问题。太平洋国际学会自此成立。总部最初设在 檀香山 ,后于1934年迁至 纽约 。秘书长爱德华·卡特(印度 YMCA 前主事)是发起人之一。  [2]   性质 编辑   语音 学会“以研究太平洋各民族之状况,促进太平洋各国之邦交”为宗旨。学会是 非政府组织 ,强调“完全系个人的自由活动”。会员最多时包括 中国 、 苏联 、 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法国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缅甸 、 日本 、 荷兰 、 新西兰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英国 共14个分会的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其中来自 学术界 和教育界者占了相当的比重,余者依次分布于 商界 、新闻出版界、 社团 、 法律界 等。有 自由主义 和 国际主...

1913年5月,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桑頓·懷爾德向在北京的駐華代理公使報告孫中山的一次談話:「當來訪者說,萬一發生內戰,日本突然襲擊滿洲,孫中山答稱『滿洲並非整個中國』。有人提出警告,俄羅斯屆時將完成對於蒙古的接管,孫中山指『留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學家袁偉時評論:「孫文沒有認識到,一個在野的政治領袖根本無權轉讓本國的領土;假如他認為那不是本國領土,那就更加無權說三道四了。」懷爾德評論:「這位受到哄騙的人已經把自己絕對地投入到日本人的手中了。」[94]

1913年5月,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桑頓·懷爾德向在北京的駐華代理公使報告孫中山的一次談話:「當來訪者說,萬一發生內戰,日本突然襲擊滿洲,孫中山答稱『滿洲並非整個中國』。有人提出警告,俄羅斯屆時將完成對於蒙古的接管,孫中山指『留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學家袁偉時評論:「孫文沒有認識到,一個在野的政治領袖根本無權轉讓本國的領土;假如他認為那不是本國領土,那就更加無權說三道四了。」懷爾德評論:「這位受到哄騙的人已經把自己絕對地投入到日本人的手中了。」[9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3%E6%B8%85%E9%9D%9E%E4%B8%AD%E5%9C%8B%E8%AB%96

◆ 蘇俄與中共 ◆ △ ·隱 叟: 蘇共派系鬥爭與中華民國內亂(共6页)

◆◆ 蘇俄在中國 ◆◆ ▼ ◆ 蘇俄與中共 ◆ http://blog.bnn.co/hero/xsj1/ △ ·隱 叟: 蘇共派系鬥爭與中華民國內亂(共6页) ·迪 人: 史大林奪取中共領導的經過(共2页) ▼ ◆ 鮑羅廷與民國亂局 ◆ △ ·傅秉常: 對鮑羅廷、加倫之印象 ·白 瑜: 我亦談談鮑羅廷(共2页) ·周佛海: 鮑羅廷授給中共的戰術 ·鍾起鳳: 鄒魯力抗鮑羅庭記——民十二年在廣东大學與共黨鬥爭一幕 ·簡又文: 鮑羅廷過鄭回俄記 (共2页) ▼ ▼ ◆◆ 軍界聞人 • 西北軍聞人 ◆◆ △ ·石敬亭: 馮玉祥部基本派系述略 ·謙 廬: 春明舊夢•西北軍聞人志略 ◆◆ 蘇俄在中國 ◆◆ ▼ ◆ 民十六搜查俄使館事件 ◆ △ ·懶 泉: 俄使館一段歷史 ·國 華: 在俄大使館之李大釗(共2页) ·李秋生: 「在俄大使馆之李大釗」補正(共2页) ·傳記文學: 訪搜查北京俄使館法官沈維翰先生 ▼ ▼ …… 共產黨輒唱中國革命爲世界革命之一部分、 吾人須服從第三國際指揮、 蘇俄是工人的祖國、 列寧是我們革命的導師、 世界革命成功萬歲、鮑羅庭萬歲、 種種口號標語、緣之而起、 其操縱之湖南偽黨部通電擁戴鮑羅庭、 賣國無恥、已視韓國之一進會爲甚、 更公然謂孫先生聯俄、 非擬平等待我爲標準、 奴顏婢膝、恬不知差、 復日思對外暴動、以引起世界第二次大戰、 若恐中國覆亡之不速、 其手段且較 石敬塘、秦檜、張邦昌、吳三桂等爲卑劣、 ▽ 外蒙名爲獨立、實則爲俄附庸、 彼輩乃曲引承認 國內弱小民族自决權一語篇之彌縫、 殊不知對於國內之弱小民族、 政府當扶植之、使之能自決自治、 規定於孫先生手著之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曰國內、曰政府、界限何等明瞭、 而共產黨操縱之武漢會議、 借本黨之名義、 承認與外蒙互派代表、 如是自決、 則滿族自決、而東三省亡於日、 藏族自決、而西藏亡於英、 共產黨雖欲盡與中國之版圖、 獻諸蘇俄而不可得矣、 ▽ 其他如俄國歸還侵地、僅懸虛文、 把持中東路、見諸事實、 彼輩更掩護不遺餘力、 禍機所伏、 共產分子之人心、悉歸化於蘇俄、 而全國版圖、 將爲列強與蘇俄所瓜分、 打倒帝國主義、 亦不過其口頭禪耳、 結果則中國成爲帝國主義者之囊中物、 蓋蘇俄爲柔性之帝國主義、 其他各國爲剛性之帝國主義、 吾人以反抗帝國主義爲職志、 在排除任何國家之政治侵畧、經濟侵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