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斫鉴·王唯廉: 關於陳獨秀·王唯廉: 陳獨秀與共產黨·袁同疇: 與陳獨秀早年的一些接触·陶希聖: 記獨秀·陶希聖: 關於獨秀的三段事·白 瑜: 我所見到的陳獨秀先生·任卓宣: 我與陳獨秀先生·王覺源: 我所認識的陳獨秀先生·王健民: 陳獨秀的就逮、起訴與判刑·毛子水: 陳先生的文字學著作與最後的政治見解·台靜農: 陳獨秀先生·鄭學稼: 陳獨秀先生晚年的一些事▼▼◆◆ 海外遊學生與蘇俄東漸 ◆◆▼◆ 西歐往事 ◆△·李 璜: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與中共在法組織、擴張及鼓動鬥爭的回憶▼◆ 蘇俄往事 ◆△·嚴灵峯: 留俄前後·蕭贊育: 赴俄留學雜憶·白 瑜: 有關留俄中山大學·鄧文儀: 留學俄國的回憶▼▼◆◆ 蘇俄在中國 ◆◆▼◆ 蘇俄與中共 ◆△·隱 叟: 蘇共派系鬥爭與中華民國內亂·迪 人: 史大林奪取中共領導的經過▼◆ 鮑羅廷與民國亂局 ◆△·傅秉常: 對鮑羅廷、加倫之印象·白 瑜: 我亦談談鮑羅廷·周佛海: 鮑羅廷授給中共的戰術·鍾起鳳: 鄒魯力抗鮑羅庭記——民十二年在廣东大學與共黨鬥爭一幕·簡又文: 鮑羅廷過鄭回俄記▼▼◆◆ 軍界聞人 • 西北軍聞人 ◆◆△·石敬亭: 馮玉祥部基本派系述略·謙 廬: 春明舊夢•西北軍聞人志略▼◆ 馮玉祥 ◆△·昌 人: 馮玉祥的轉變·王唯廉: 武漢政府與馮玉祥·悟 明: 談西北軍的馮玉祥與張之江·薛觀瀾: 馮玉祥爲何送我清宮磁器▼◆ 石敬亭 ◆△·宋聿修: 馮玉祥的主要謀士石敬亭▼◆ 秦德純 ◆·秦德純: 從清末求學到「九一八」之前的經歷▼▼◆◆ 中國國民黨黨務 ◆◆▼◆ 容共亂象 ◆△·大 德: 上海執行部小史·王唯廉: 二次大會的中委人選▼◆ 東北黨務 ◆△·齊世英: 加入國民黨與主持东北黨務▼◆ 黃埔建軍 ◆△·孫元良: 黃埔人和事▼▼◆ 北府政爭 • 郭松龄倒戈 ◆△·齊世英:追隨郭松齡將軍回師奉天述聞·戢翼翘: 第二次直奉戰役與郭松齡倒戈▼▼◆ 北府政爭 • 奉直討伐國民軍之役 ◆△·戢翼翘: 奉軍再度入關與皇姑屯事件▼▼◆◆ 時局與學潮 ◆◆▼◆ 五卅事件 ◆△·羅學濂: 五卅慘案與燕大▼◆ 三一八事件 ◆△·徐 英: 三一八慘案▼[列出本栏目所有内容]欢迎在此做广告
太平洋国际学会 ( 英文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 lPR )是美国一些 资本家 和 资产阶级 学者组成的一个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50年代后期,以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民族等问题为关注内容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举办了13次以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民族等问题为内容的国际会议,出版了千余种相关书籍,并在14个国家设立了分会,可谓当时 太平洋地区 一个较活跃的国际组织。 [1] 中文名 太平洋国际学会 外文名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lPR 性 质 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 存在时间 1925~1960年 总 部 初在檀香山,后迁纽约 目录 1 成立 2 性质 3 名称 4 组织机构 5 活动 6 刊物 7 解散 成立 编辑 语音 1925年,为增进 太平洋 沿岸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推动民族关系的改善,由 檀香山 的 基督教青年会 及一些 学者 、 实业家 发起,来自 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中国 、 夏威夷王国 、 日本 、 朝鲜 (日占)、 新西兰 、 菲律宾 的代表在当地集会讨论 移民 、 外交 、 经济 、 宗教 、 种族 、 文化 等问题。太平洋国际学会自此成立。总部最初设在 檀香山 ,后于1934年迁至 纽约 。秘书长爱德华·卡特(印度 YMCA 前主事)是发起人之一。 [2] 性质 编辑 语音 学会“以研究太平洋各民族之状况,促进太平洋各国之邦交”为宗旨。学会是 非政府组织 ,强调“完全系个人的自由活动”。会员最多时包括 中国 、 苏联 、 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法国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缅甸 、 日本 、 荷兰 、 新西兰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英国 共14个分会的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其中来自 学术界 和教育界者占了相当的比重,余者依次分布于 商界 、新闻出版界、 社团 、 法律界 等。有 自由主义 和 国际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