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史達林19年情人回憶錄:蘇共領導人淫亂無恥細節

 

震驚史達林19年情人回憶錄:蘇共領導人淫亂無恥細節

維娜·達維多娃是史達林最得寵的情婦,她同史達林的關係持續了二十年。其回憶錄《我和史達林》通過她的觀察和感受,敘述了史達林和他的高級同僚們,在政治生活中爭權奪利,爾虞我詐,他們在政治舞台上掀起一幕幕駭人聽聞的驚濤惡浪,以及在生活上的享樂和玩弄女性的兇殘、淫亂與無恥。

維娜·達維多娃是史達林最得寵的情婦,她同史達林的關係持續了二十年。其回憶錄《我和史達林》通過她的觀察和感受,敘述了史達林和他的高級同僚們,在政治生活中爭權奪利,爾虞我詐,他們在政治舞台上掀起一幕幕駭人聽聞的驚濤惡浪,以及在生活上的享樂和玩弄女性的兇殘、淫亂與無恥。

維娜·達維多娃

維娜·達維多娃俄語原名ВераДавыдова,英文譯名VeraDavydova(1906-1993)是蘇聯著名歌劇演員(女中音),三次史達林獎金獲得者。她擅長演出“阿依達”和“卡門”。這本《我和史達林》回憶錄是根據她口述用英文寫成的。西方大約在1970年首次出版。俄文版是以後翻譯出版的。作者列昂納德·亨德林曾在莫斯科大劇院管弦樂團工作過,也是一名音樂家,很早移民美國。

1989年,寶文堂書店出版了維娜·達維多娃《我和史達林》的中文版。該書的責任編輯是著名的作家張潔,由軍事科學院印刷廠印刷。寶文堂書店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於北京,1954年公私合營後併入通俗讀物出版社,1980年恢復建制,以出版戲曲文藝和古典文藝為主。

中文版的副標題是“史達林情婦維娜·達維多娃回憶錄”,而西方普遍稱本書是史達林情人的懺悔錄。

中文版的內容介紹是這樣的:

“維娜·達維多娃是史達林最得寵的情婦,她同史達林的關係持續了二十年。本書通過她的觀察和感受,敘述了史達林和他的高級同僚們,在政治生活中爭權奪利,爾虞我詐,他們在政治舞台上掀起一幕幕駭人聽聞的驚濤惡浪,以及在生活上的享樂和玩弄女性的兇殘手段。達維多娃雖然擁有生活上的榮華富貴,卻在精神上受非人的折磨。作者不重詞藻,不求修飾雕琢,據實娓娓道來。因此本書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譯者是研究蘇聯問題的專家,在翻譯本書時進行了史料的核對,文筆流暢自然,有較高的可讀性。”

俄文版封面和維娜·達維多娃劇照

二十多年前筆者讀此書時的感覺是震驚,雖然維娜談的是她和史達林的私生活,但是由於史達林的地位和作風,她實際上接觸過除了列寧和托洛斯基之外幾乎所有的蘇聯領導人,有對這些人的直接感覺和交往,因此要了解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後的蘇聯領袖們,了解這些先後走下祭壇和神壇的老大哥們,這是一本小百科全書。

讀了這本書,可以一窺蘇聯鼎盛時期上層的男兒們是怎樣生活和工作的。今天很多人要探討蘇聯垮台的原因,筆者聯想到薄熙來和多名女性發生不正當的性關係,溫故而知新,找出來這本書重讀一下還是有必要的。

為此筆者按主要人物從這本回憶錄中選擇出相關的場景,羅列出來。由於維娜的身份,這裡筆者儘量選擇和她生活及經歷有關的部分,也包括她聽到轉述的一些內容:

·紅軍戰士

當史達林和維娜幽會時,一個在海濱浴場擔任保衛的年輕紅軍戰士被史達林發現了。他自豪地回答史達林的問話:“史達林同志,奉命來保護您,以防內外敵人。”但史達林認為是在秘密跟蹤他,勃然大怒,於是這個紅軍戰士被捕,立即秘密處決,以身殉職了。(第33頁/第36頁)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病逝。

俄語原名: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Ленин,英文譯名:VladimirIlyichLenin,本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

史達林是這樣對維娜評價列寧的:“列寧是一個狂熱的、孜孜不倦的傳統的冒險主義者,不善使用手段。列寧把革命引向歧途,沒有什麼值得向他學習。我已經對您說過,我的世界觀是在提比里西東正教會學校形成的。”(62頁)

“沒有上帝活不了。他隨時都和我們在一起。偉大的無神論者列寧一直到死都戴著母親給他的金的貼身十字架。”(第192頁)

史達林說:“我不明白,列寧為什麼找克魯普斯卡婭這麼平庸的女人作為伴侶!列寧是一位了不起的秘密工作者,他一直隱瞞地與伊涅薩·阿爾曼德,五個孩子的母親維持曖昧的關係。”(伊涅薩·阿爾曼德1875-1920因傷寒去世)(第263頁)

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史達林

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史達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病逝或被暗殺。

俄文原名:Иосиф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Сталин,英文譯名:JosephStalinorIosifVissarionovichStalin

史達林是這樣對維娜談她的丈夫和她自己的:“我一擺脫塵世間的事情,就想您。我請求你只做我的女人!我一見到你,性情就非常激動,頭痛得要裂成碎塊了!是的,我兇狠,尖刻,固執,我本性難移。你不該和姆利德利澤·尤日內(維娜的丈夫)睡覺。他常在火車站搞下賤的女人,有機會我讓您看看那調情的照片。”(27頁)

1952年10月20日史達林把維娜叫來,他嗓子裡發出低沉的咕嚕聲,濃稠的口水流到了枕頭上。對波斯克列貝舍夫說“你轉告……馬林科夫和赫魯雪夫,把她……婊子達維多娃……最該死……”奄奄一息的史達林令人恐怖地呼哧著繼續說,“交給拉夫連季……要讓維娜·達維多娃破相,然後……把她扔進獸籠子餵惡狼。……要知道,薩沙,你就是這樣對待……你的漂亮妻子的,她在克里姆林宮的兵營里被一伙人強姦了以後你就是這樣處置她的……行動是由薩爾基索夫和卡布洛夫指揮的……。也要把他們處死……答應我……,你這件事……”史達林再也說不出話來。幸運的是,他,又一次可怕地中風了。

波斯克列貝舍夫沒有照他的話辦,他對維娜說:“我毫不憐憫地把許多人扔進了監獄,薇蘿奇卡。約·維·史達林的話對我說永遠是最高的法律。誰也不知道我們的談話。他最後的幾句話我至死不會說的。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一天。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永遠喪失了一個人應有的品性。您答應我全心全意做您最忠實的朋友嗎?薇蘿奇卡,搬到我這裡來住吧,也許那時您就安寧了……”(539頁)

按照維娜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她在最後關頭活了下來。

史達林是這樣對維娜描述幾乎和他每晚吃喝的人民委員的:“如果讓這幫壞傢伙得了勢,開了閘門,他們二話沒說就會在這剛吃喝過的房間的地板上把您給強姦。要善於遏制這群畜生。”(28頁)

“真心告訴你吧,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我身邊的人都是無情無義的東西,他們踩在我背上謀求各自的享樂。辦不到!我要親自想辦法整治他們,可不是隨隨便便,而是藝術地在貝多芬的音樂伴奏下整他們。“(第445頁)

“我們和希特勒簽訂了互不侵犯和友好條約。舒倫堡大使(德國駐蘇大使)告訴我們說希特勒及其總參謀部正在加緊備戰,近期德國將不宣而戰進攻蘇聯。我們不會中奸計。我建議把舒倫堡的情況告訴希特勒,因他出賣了頂頭上司。”史達林的眼睛射出了凶光。(第450頁)

謝爾蓋·米羅諾維奇·基洛夫

謝爾蓋·米羅諾維奇·基洛夫(1886年3月27日-1934年12月1日),被暗殺。

俄語原名:СергейМироновичКиров,英文譯名:SergeiMironovichKirov,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會書記,列寧格勒州委書記。雖然有很多證據指控史達林才是暗殺基洛夫的主謀,但基洛夫死後在蘇聯一直以正面形象出現,甚至還為他拍了電影《偉大的公民》。這是中國五十年代上映的紅色影片之一。

史達林大清洗的導火線是基洛夫被暗殺,而基洛夫的聲望在不斷上升。在基洛夫死前不久,他是這樣對維娜評論史達林的:“他這個人很壞、殘酷、狂傲、狠毒、愛報復、心胸極為狹窄。暫時我們不得不韜晦,但遲早要收拾他,撤掉他的一切職務。”(第103頁)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1875年11月19日-1946年6月3日),病逝。

俄語原名:МихаилИвановичКалинин,英文譯名:MikhailIvanovichKalinin,加里寧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二戰之後蘇聯占領的一個德國城市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史達林是這樣對維娜評價著名的加里寧的:“您馬上就會見到一個老混蛋,高級應聲蟲。他老早就鬍子一大把了,對那些胡鬧的事,我們與人為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老東西一時也離不開女人。”(134頁)

格里高利·康斯坦丁諾維奇·奧爾忠尼啟則

格里高利·康斯坦丁諾維奇·奧爾忠尼啟則(1886年10月24日-1937年2月18日),自殺。

俄語原文:Григор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Орджоникидзе,英文譯名:GrigoriyKonstantinovichOrdzhonikidze,暱稱“謝爾蓋”,喬治亞著名革命家,史達林的同鄉和早期戰友,重工業人民委員。奧爾忠尼啟則自殺後當局公布他因心臟麻痹而逝世。在鑑定上簽名的共有4名醫生,後來有3人被處決,1人下落不明。

按照維娜聽到的說法,奧爾忠尼啟則在烤箱中留下了一個字條:“這個人喪盡天良。列寧死的不是時候。要是不撤掉史達林,俄國就要滅亡,他會把俄國淹沒在血海中。”

維娜還回憶到:有人告訴我,這位“鐵人民委員”謝爾蓋同志在北高加索、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燒殺劫掠。在他土匪般的劫掠後,留下的是燒毀的房屋、嚎哭的鰥夫寡婦和飢餓不幸的孤兒。謝爾蓋·奧爾忠尼啟則把整個整個村莊斬盡殺絕。難怪父老們把奧塞梯叫做“流不完淚的地方。”(第526頁)

1947年為了慶祝十月革命三十周年,大劇院上演關於奧爾忠尼啟則的歌劇《偉大的友誼》

格奧爾基·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格奧爾基·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1902年1月13日-1988年1月14日),病逝。

俄語原名:Георгий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Маленков,英文譯名:GeorgyMaximilianovichMalenkov,史達林死後曾於1953年3月成為中央書記處排名第一的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是史達林之後第一位蘇聯領導人(接班人)。1955年2月被迫辭去部長會議主席一職,但是仍然留在政治局中,任部長會議副主席及電力部長。

早在1935年,史達林未來的接班人馬林科夫就對維娜說:“史達林同志當真垂愛於一個女歌手、小個子並不漂亮的茲拉托戈羅娃,她去過他那兒三次。有時候憑老交情,他也叫列佩申斯卡婭去,可是上星期瓦列麗亞·芙拉季米羅夫娜·巴爾索娃去過那裡。您還想保持對這個小鬍子醜八怪的忠貞嗎?”當然維娜沒有別的選擇。(144頁)

馬林科夫是這樣吐露心聲的:“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堅信,如果你不把別人踩死,別人就會把你踩死並讓你永世也不得翻身。希望您諒解我的真誠。我渴求掌權並一定能達到目的。“(第203頁)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震驚史達林19年情人回憶錄:蘇共領導人淫亂無恥細節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根據斯大林的情婦維娜·達維多娃的回憶錄,斯大林及蘇共高層空前淫亂與殘暴。斯大林欲染指朋友妻遭拒,遂滅門。而維娜本人也被斯大林的接班人等高官姦淫。斯大林肆無忌憚的暗殺高官。但是斯大林又用什麼方法與手段將之維繫在一起的呢?就是用“官職等級名錄製度”和“錢袋制度”的方法,用大搞體制腐敗的手段,結成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既得利益集團。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1941年,斯大林在辦公室內留影(網路圖片

斯大林一生都在亂搞女人

斯大林一生中有過兩次正式婚姻,第一次是在1906年,這年他27歲,與家鄉喬治亞的一位女子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1885—1907)結婚。但只過了一年,該女就因傷寒去世。斯大林與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雅可夫·朱加什維利,後在蘇德戰爭中被德軍俘虜,在德軍集中營犧牲。斯大林同這位喬治亞女子生活時間雖不長,但同她的親屬們的恩怨糾葛,卻糾纏拉扯了數十年,他這位妻子的親屬和家庭成員,在1930年代的“大清洗”中都遭到了悲慘的命運,包括妻弟和妻弟媳等家人,均在清洗中遭到鎮壓。

斯大林的第二次正式婚姻,是1917年3月,即二月革命後,他從流放地回到彼得格勒,住在一位戰友阿里盧耶夫家,愛上了這位戰友16歲的女兒娜傑日達,並於1918年與之結婚。斯大林與娜傑日達·阿里盧耶娃育有一男一女,男孩瓦西里,生於1921年,女孩斯維特蘭娜,出生於1926年。娜傑日達性格獨立,不僅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方式,對政治問題也有定見。她趣味優雅,與布哈林頗談得來,兩人有較深的友誼。而1920年代末斯大林在反“右傾”鬥爭中對待布哈林的手段,使妻子頗為不滿。加上在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處理上同斯大林產生齟齬,在1932年十月革命節後,與斯大林發生爭吵,於11月9日晚回家自殺。當時她才32歲。斯大林時年54歲,據說,埋葬妻子時,斯大林連墳地也沒有去。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Nadezhda Alliluyeva(資料圖)

長期以來,人們對斯大林個人生活的兩個時期,一直存在著不解:一是青壯年時期,當第一個妻子1907年去世時,斯大林年僅28歲,尚是青春盛年,而他到1918年才與娜傑日達結婚。這11年他是怎麼度過的,人們是不了解的;二是中年時期,當第二個妻子1932年自殺時,他才54歲,當時斯大林尚屬中年(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新頒發的標準),且身體強健,而此後他也沒有再婚。從這時起,直到他年1953年逝世,這21年的鰥居生活,他又是如何度過的?人們同樣不知情。

事實上,斯大林喪妻之後,從1930年代初到1950年代初逝世,一直女人在身旁。據俄羅斯學者研究,居於首位的,是蘇聯大劇院的歌劇演員薇拉·達維多娃(1906-1993)。另外,還有俄羅斯國家大劇院芭蕾舞演員瑪莉娜·謝苗諾娃(1908-2010)和莫斯科藝術劇院功勛演員阿盧·達拉索娃(1878-1973)。除此之外,還有卡岡諾維奇的侄女羅莎·卡岡諾維奇。

一、薇拉•達維多娃(.1906-.1993),蘇聯大劇院歌劇演員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維娜·達維多娃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俄文版封面和維娜·達維多娃劇照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老年的維娜·達維多娃在接受採訪

二、瑪莉娜•謝苗諾娃(1908–2010),俄羅斯國家大劇院芭蕾舞演員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三、阿拉•達拉索娃(1898–1973),莫斯科藝術劇院功勛演員

斯大林情婦們照片曝光 揭秘蘇共高層「空前淫亂殘暴」

維娜·達維多娃是前蘇聯著名歌劇演員(女中音),三次斯大林獎金獲得者。其《我和斯大林》回憶錄是根據她口述用英文寫成的,西方大約在1970年首次出版。本書通過她的觀察和感受,敘述了斯大林和他的高級同僚們,在政治生活中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掀起的一幕幕駭人聽聞的驚濤惡浪,以及在生活上的享樂和玩弄女性的兇殘手段。達維多娃雖然擁有生活上的榮華富貴,卻在精神上受非人的折磨。

斯大林評價同僚:淫亂殘暴

斯大林是這樣對維娜評價列寧的:“列寧是一個狂熱的、孜孜不倦的傳統的冒險主義者,不善使用手段。列寧把革命引向歧途,沒有什麼值得向他學習。我已經對您說過,我的世界觀是在第比利斯東正教會學校形成的。”

斯大林說:“沒有上帝活不了。他隨時都和我們在一起。偉大的無神論者列寧一直到死都戴著母親給他的金的貼身十字架。”“我不明白,列寧為什麼找克魯普斯卡婭這麼平庸的女人作為伴侶!列寧是一位了不起的秘密工作者,他一直隱瞞地與伊涅薩·阿爾曼德,五個孩子的母親維持曖昧的關係。”

斯大林是這樣對維娜描述幾乎和他每晚吃喝的人民委員的:“如果讓這幫壞傢伙得了勢,開了閘門,他們二話沒說就會在這剛吃喝過的房間的地板上把您給強姦。要善於遏制這群畜生。”

“真心告訴你吧,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我身邊的人都是無情無義的東西,他們踩在我背上謀求各自的享樂。辦不到!我要親自想辦法整治他們,可不是隨隨便便,而是藝術地在貝多芬的音樂伴奏下整他們。”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二戰之後蘇聯佔領的一個德國城市改名為加里寧格勒。斯大林是這樣對維娜評價著名的加里寧的:“您馬上就會見到一個老混蛋,高級應聲蟲。他老早就鬍子一大把了,對那些胡鬧的事,我們與人為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老東西一時也離不開女人。”

格里高利·康斯坦丁諾維奇·奧爾忠尼啟則昵稱“謝爾蓋”,斯大林的同鄉和早期戰友,重工業人民委員。奧爾忠尼啟則自殺後當局公布他因心臟麻痹而逝世。在鑒定上簽名的共有4名醫生,後來有3人被處決,1人下落不明。按照維娜聽到的說法,奧爾忠尼啟則在烤箱中留下了一個字條:“這個人喪盡天良。列寧死的不是時候。要是不撤掉斯大林,俄國就要滅亡,他會把俄國淹沒在血海中。”

維娜還回憶道:有人告訴我,這位“重工業人民委員”謝爾蓋同志在北高加索、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燒殺劫掠。在他土匪般的劫掠後,留下的是燒毀的房屋、嚎哭的鰥夫寡婦和飢餓不幸的孤兒。

斯大林要讓情婦被輪姦

斯大林是這樣對維娜談她的丈夫和他自己的:“我一擺脫塵世間的事情,就想你。我請求你只做我的女人!我一見到你,性情就非常激動,頭痛得要裂成碎塊了!是的,我兇狠,尖刻,固執,我本性難移。你不該和姆利德利澤·尤日內(維娜的丈夫)睡覺。他常在火車站搞下賤的女人,有機會我讓您看看那調情的照片。”

1952年10月20日斯大林把維娜叫來,他嗓子里發出低沉的咕嚕聲,濃稠的口水流到了枕頭上。斯大林對親信秘書波斯克列貝舍夫說“你轉告……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把她……婊子達維多娃……最該死……”奄奄一息的斯大林令人恐怖地呼哧著繼續說,“交給拉夫連季……要讓維娜·達維多娃破相,然後……把她扔進獸籠子喂惡狼。……要知道,波斯克列貝舍夫,你就是這樣對待……你的漂亮妻子的,她在克里姆林宮的兵營里被一伙人強姦了以後你就是這樣處置她的……行動是由薩爾基索夫和卡布洛夫指揮的……。也要把他們處死……答應我……,你這件事……”斯大林再也說不出話來。幸運的是,他又一次中風了。

波斯克列貝舍夫沒有照他的話辦,他對維娜說:“我毫不憐憫地把許多人扔進了監獄。斯大林的話對我說永遠是最高的法律。誰也不知道我們的談話。他最後的幾句話我至死不會說的。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一天。斯大林永遠喪失了一個人應有的品性。您答應我全心全意做您最忠實的朋友嗎?維娜,搬到我這裡來住吧,也許那時您就安寧了……”

按照維娜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她在最後關頭活了下來。

早在1935年,斯大林未來的接班人馬林科夫就對維娜說:“斯大林同志當真垂愛於一個女歌手、小個子並不漂亮的茲拉托戈羅娃,她去過他那兒三次。有時候憑老交情,他也叫列佩申斯卡婭去,可是上星期瓦列麗亞·芙拉季米羅夫娜·巴爾索娃去過那裡。您還想保持對這個小鬍子醜八怪的忠貞嗎?”當然維娜沒有別的選擇。(144頁)

馬林科夫是這樣吐露心聲的:“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堅信,如果你不把別人踩死,別人就會把你踩死並讓你永世也不得翻身。希望您諒解我的真誠。我渴求掌權並一定能達到目的。“(第203頁)

斯大林的私生子和朋友妻

拉科巴,斯大林的老戰友、朋友和同鄉。喬治亞的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被處死。
斯大林為拉科巴的妻子娜齊亞和這位老戰友吵了起來,那時中央委員的槍還沒有收繳。拉科巴掏出了槍,雖然娜齊亞撲過去擋住了。但斯大林在審訊時,不慌不過不忙一字一句地小聲說道:“把這個無賴的舌頭割掉,單獨關起來。不用給他治病,不許給他飯能吃,給他戴上手銬腳鐐,給水不管多少都要加鹽。每天把最好吃的東西拿給他,讓他看,讓他留口水。不忙槍斃他,別讓他跑了,讓他死不了活受。”因為娜齊亞對斯大林不從,14歲的兒子當她的面被槍殺,娜齊亞死於酷刑。(第169頁,據維娜說這是馬林科夫對她講述的)

斯大林一次和維娜提到他流放時結識的當地姑娘帕莎和他沒有承認的兒子。斯大林離開後再沒回過信,甚至在帕莎死後,把兒子告訴他這個消息的信也撕了。一次是因為斯大林這個兒子被無辜關進了監獄,使他做了噩夢。維娜問他:“您可憐帕莎和兒子嗎?“斯大林把兇狠的目光投向維娜:”不要憐憫死人。“(410頁)

大搞體制腐敗結成利益集團

根據斯大林的情婦維娜·達維多娃的回憶錄,斯大林通過“官職等級名錄製度”和“錢袋制度”的方法,用大搞體制腐敗的手段,將一群空前的淫亂與殘暴的人,結成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既得利益集團。

“列寧和斯大林的戰友”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曾擔任過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蘇聯外長等要職。莫洛托夫生前,與蘇聯作家丘耶夫有過140次談話。這些談話,披露了許多蘇聯高層政治秘辛。

譬如,關於斯大林時代的“幹部工資”問題,莫洛托夫說道:“我們當然有工資。您瞧,到我們這一級就特殊了,一切由國家包了,還可拿工資。實際上國家什麼都包了。我現在無法準確說出給我多少工資,因為變了好幾次。而且戰後根據斯大林的倡議,採用了紅包制。用這種封著的小包給軍事和黨的領導人送錢,很多的錢。當然,這是不完全正確的。數目不僅太大,而且過份。我對此不否認,因為沒有權力提任何反對意見。”

所謂“到我們這一級就特殊了”,指的是斯大林一手打造的“官職等級名錄製度”。按該制度,只要能夠成為“名錄”中相應等級中的一員,即能享受相應等級的特權生活。進入“名錄”的官員,實際上構成了蘇聯幹部群體的核心。

“官職等級名錄製度”內部又分為三個不同的層級。第一號官職等級名錄中,大約有3,500個職位,包括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各局首長,托拉斯、辛迪加的領導人,大工業企業領導人等;第二號官職等級名錄,包括各部、局的副職以及其他相當職務;第三號官職等級名錄,則是地方上的領導幹部。

不同的層級,享受不同的特權生活,如免費佔有別墅、佔有專車、免費休療養、各種商品免費特供、子女免費特教培養等等。較典型的例子,如“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在他那金碧輝煌的別墅里,有四五十人為他服務;再如,莫洛托夫的大別墅里,連打碎的餐盤,憑碎片即可任意向國家免費置換新的。只要進入“名錄”,“一切由國家包了”。

所謂“紅包制”,又稱“錢袋制度”,簡言之,即在正規工資之外,每月用大信封秘密向領導人發放巨額錢款。信封內錢數的多少取決於職務的高低,一般相當於公開工資的1-2倍。此乃斯大林時期體制腐敗登峰造極的標誌。

人為製造體制腐敗的同時,另一方面,斯大林又用各種手段,“把名列官職等級名錄的高級幹部置於自己嚴密控制之下,使他們很難利用自己的權力來謀求‘私有化’財產”。也就是說,列身“名錄”中的高級幹部們,若想維持他們奢侈的特權生活,除了死心塌地地效忠斯大林之外,再無別途。

高幹們一方面承受著斯大林的高壓秘密政治帶來的恐怖;一方面又享受著斯大林賜予他們的特權生活,且時刻擔憂此種特權會因斯大林一念之不爽而消失。此種控制手段,頗具創意,但也實在奇葩。

在世界歷史上,斯大林是公認的殺人魔王之一。根據資料顯示,蘇共前兩屆政治局委員除列寧已經去世和斯大林本人之外,全部被斯大林處死或自殺;斯大林還清除掉了全體中央委員的64%;十七大代表的56%;蘇共139名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中有89人被槍斃;紅軍中5位元帥中的3位、15位將軍中的13位、9位海軍上將中的8位、57位軍長中的50位、186位師長中的154位、全部的16位陸軍政治委員、28位軍政治委員中的25位以及401位上校也遭清除。

1934—1939年,斯大林悍然發動的“大清洗”的暴行,共逮捕了120萬蘇共黨員,占當時黨員總數的一半,造成68萬多人被殺,至少近250萬人被作為政治犯處理,至於遭受株連者,則以千萬計。

【相關文章:斯大林情婦回憶錄:蘇共高層的淫亂與殘暴

鮮為人知的斯大林:霸人妻女亂倫娶親生女兒

斯大林一句話百萬德國女人被蘇紅軍輪姦

震驚斯大林19年情人回憶錄:蘇共領導人淫亂無恥細節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1913年5月,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桑頓·懷爾德向在北京的駐華代理公使報告孫中山的一次談話:「當來訪者說,萬一發生內戰,日本突然襲擊滿洲,孫中山答稱『滿洲並非整個中國』。有人提出警告,俄羅斯屆時將完成對於蒙古的接管,孫中山指『留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學家袁偉時評論:「孫文沒有認識到,一個在野的政治領袖根本無權轉讓本國的領土;假如他認為那不是本國領土,那就更加無權說三道四了。」懷爾德評論:「這位受到哄騙的人已經把自己絕對地投入到日本人的手中了。」[94]

1913年5月,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桑頓·懷爾德向在北京的駐華代理公使報告孫中山的一次談話:「當來訪者說,萬一發生內戰,日本突然襲擊滿洲,孫中山答稱『滿洲並非整個中國』。有人提出警告,俄羅斯屆時將完成對於蒙古的接管,孫中山指『留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學家袁偉時評論:「孫文沒有認識到,一個在野的政治領袖根本無權轉讓本國的領土;假如他認為那不是本國領土,那就更加無權說三道四了。」懷爾德評論:「這位受到哄騙的人已經把自己絕對地投入到日本人的手中了。」[9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3%E6%B8%85%E9%9D%9E%E4%B8%AD%E5%9C%8B%E8%AB%96

太平洋国际学会(英文: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lPR)是美国一些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学者组成的一个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50年代后期,

  太平洋国际学会 ( 英文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 lPR )是美国一些 资本家 和 资产阶级 学者组成的一个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50年代后期,以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民族等问题为关注内容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举办了13次以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民族等问题为内容的国际会议,出版了千余种相关书籍,并在14个国家设立了分会,可谓当时 太平洋地区 一个较活跃的国际组织。  [1]   中文名 太平洋国际学会 外文名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lPR 性    质 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 存在时间 1925~1960年 总    部 初在檀香山,后迁纽约 目录 1   成立 2   性质 3   名称 4   组织机构 5   活动 6   刊物 7   解散 成立 编辑   语音 1925年,为增进 太平洋 沿岸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推动民族关系的改善,由 檀香山 的 基督教青年会 及一些 学者 、 实业家 发起,来自 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中国 、 夏威夷王国 、 日本 、 朝鲜 (日占)、 新西兰 、 菲律宾 的代表在当地集会讨论 移民 、 外交 、 经济 、 宗教 、 种族 、 文化 等问题。太平洋国际学会自此成立。总部最初设在 檀香山 ,后于1934年迁至 纽约 。秘书长爱德华·卡特(印度 YMCA 前主事)是发起人之一。  [2]   性质 编辑   语音 学会“以研究太平洋各民族之状况,促进太平洋各国之邦交”为宗旨。学会是 非政府组织 ,强调“完全系个人的自由活动”。会员最多时包括 中国 、 苏联 、 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法国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缅甸 、 日本 、 荷兰 、 新西兰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英国 共14个分会的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其中来自 学术界 和教育界者占了相当的比重,余者依次分布于 商界 、新闻出版界、 社团 、 法律界 等。有 自由主义 和 国际主...

列寧在倫敦的抉擇:要不要搶銀行鬧革命?1902-1903年 1903年的革命黨大會 1907年,革命黨大會因為被丹麥、瑞典和挪威當局明令禁止,將會址搬到了倫敦。這次會議發生在1905年大規模抗議沙皇的騷動之後。這是革命前最後一次全會。

  不僅可以幫助他建立革命同道關係網,還能傳播他喜歡的政治分析。 列寧在倫敦的抉擇:要不要搶銀行鬧革命? BBC 馬丁·羅森堡姆(Martin Rosenbaum) 2017年10月17日 圖像來源, 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列寧向「紅軍」發表演說 1903年8月,有一小群熱心政治的俄羅斯異見人士在倫敦開了一次會。他們個個都是熱血沸騰的革命者,會場裏群情激動、唇槍舌劍、好不熱鬧。 他們大概有50人左右,其中有弗拉基米爾·列寧、列夫·托洛茨基和其他死心塌地的革命積極份子,一門心思要把俄羅斯沙皇趕下台。 當時的政治觀點相爭似乎並不重要,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卻曾經翻捲起無數浪花,影響深遠。 100多年前的俄羅斯革命運動分成兩大派: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就在倫敦伊斯靈頓(Islington)的一個酒吧裏,舉行了一次重要的投票。 ADVERTISEMENT 由列寧領導的「強硬派」布爾什維克人,希望組建一個高度集權,組織紀律嚴明的政黨;而「溫和派」孟什維克更喜歡與其他同情革命的力量,組建一個鬆散的、基礎廣泛的聯盟。 雷語的秘密:她為什麼說「蘇聯沒有性」? 蘇聯檔案解密(上):還原真實的毛澤東 蘇聯檔案解密(下):還原真實的毛澤東 隨後的幾年裏,隨著各種問題和隸屬關係的變動,這兩派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直到14年後的俄國「十月革命」。 圖像加註文字, 位於倫敦市中心伊斯靈頓(Islington)的酒吧「三個約翰」是俄國革命黨1903年召開大會的地點。 1917年,俄國發生了第二次革命,也就是所謂「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人奪取了政權。孟什維克先是被排擠,後被擊敗。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成立了蘇聯。 1903年在倫敦召開的會議,是兩派裂痕初顯之時。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派在黨員組織紀律問題上以幾票之差未能得以通過。 不過,當時有七名反對列寧的代表,因其它分歧退出了大會,使得布爾什維克派在黨報編輯部的關鍵投票中獲勝。 酒吧黨會 這一投票結果讓列寧將自己這一派稱為「布爾什維克」,即俄語中的「多數派」,於是他的對手稱為「孟什維克」,即「少數派」。 會議中雙方分歧異常尖銳。據早期俄羅斯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理查德姆林說,列寧的筆記顯示這次吵吵嚷嚷的大會開在伊斯林頓「三個約翰」酒吧(Three Johns)內。 圖像加註文字, 倫敦東部白教堂區(Whitechapel)富爾邦路(Ful...